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25 8620 3351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中国建设报》江苏南京江宁 补齐短板高位推进垃圾分类
发布时间:2020-08-24




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生活垃圾分类先行先试小区内,分类垃圾桶整齐摆放,分类指引手册简单易懂,垃圾分类已成为居民的生活日常……

近年来,江宁区按照“统筹谋划、建管并行、综合实施、补齐短板、提质增效”工作思路,建立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全程分类体系,以创建江苏省垃圾分类先导区为契机,以先行先试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高位推动

逐步完善分类体系

为尽快完善垃圾分类体系,江宁区成立了江宁区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订配套实施方案,明确各项管理标准、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

与此同时,该区加快推进相关设备的配套建设。截至目前,全区累计配置标准分类桶(箱)21万个、四色分类运输车314台,统筹排定分类收运专线231条,建成区居民生活垃圾分解暂存区1座、街道(社区)垃圾分类收集分拣站26座、餐厨处理设施32座、社区垃圾分类暂存点201处。

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按照“社区暂存-街道分拣-区集中处置”的流程进行处理,厨余垃圾则按照属地街道,就近进行资源化处置。

试点先行

全面谋划分类推进

试点带动是江宁区推进垃圾分类的重要方式。该区第一批选取6个小区和8个单位、第二批选取14个小区和若干家单位作为试点。通过先行先试,探索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措施的可行性、可操作性,推行定时定点,加强源头分类,落实全程分类收运处置。

江宁区适时组织“绿水青山·江宁垃圾分类大家谈”“跟着垃圾去旅行”等活动;招募2800名志愿者,成立区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大队;组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垃圾分类青年志愿宣讲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讲培训、户外宣传等活动。

各具亮点

创新呈现“江宁特色”

江宁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主体不同、方式方法不同”的工作理念。

居民小区新改建垃圾分类收集点,采取党建引领、积分奖励等方式,实行“定时、定点、定车、定线”和“专人督导”的“四定一督”工作机制。企事业单位则采取“一行业一方案”的方式,分类推进。农村逐渐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做法,如汤山街道加强设施建设,谷里街道实行村组、社区、集镇以点带面“三步走”实现全域覆盖,横溪街道的希泉新寓采用“垃圾不落地”模式等。以江宁高新区潭桥商业街为代表的一批商业街区,也摸索出一套垃圾分类闭环管理模式。

江宁区还创新推进“互联网﹢垃圾分类”,利用互联网最新技术,打造智慧监管;组建区级环卫执法中队,强化执法检查,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保驾护航。

翟晨晨

2020年8月21日《中国建设报》6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