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25 8620 3351
市县传真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县传真
上新!南京200条街巷“靓”了
发布时间:2022-12-29
烟火与诗意
老去与新生
城市中星罗棋布、各具特色的街巷
永远是最迷人的风景
……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背街小巷的整治更新。按照今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市城管局通过微更新、微整治,让200条街巷旧貌焕新颜,并精心打造出了25条精品街巷,同时由点及面、连线成片,创建了小西湖、定康街和里两个美丽街区。

在城市管理不断精细化中
街巷功能和颜值不断加分

01一巷一策、一户一案
条条街巷“绣”出独特南京美

具有独特气质的南湖咖啡厅、以复古公交车为载体的南湖小酒吧、迪斯科复古潮流风酒馆……门牌店招、主题墙、城市家具等各有各的怀旧特色,走在南湖东路二期,复古风扑面而来。
梅园新村路精品街巷打造通过项目细节雕琢、细微空间塑造,彰显主城区品质;同时配合“小红梅”党建品牌打造,将红色文化贯穿道路整治各个环节,凸显街巷红色基因。
不足500米长的溧水区通济街,在实施改造中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与挖掘,按照街面走向和布局进行绿化改造、护河景观改造、道路改造、景观亮化提升、游步道改造、文化植入等相关工程,将仿古韵味和现代气息相结合,在确保周边群众便捷生活的同时,展现了街巷特色。

行走南京一条条“焕新”街巷,特色都非常明显。市城管局市容景观处四级调研员陈海建介绍,今年我市推进街巷整治时,更加注重设计理念的融入,不仅坚持“一巷一策”,针对不同街巷特点,设计制定街巷整治提升方案;同时,还坚持“一户一案”,根据不同建筑风格、不同经营业态,对店招标牌进行个性化设计。


02微更新、微整治

街巷肌理处处可见“绣花功”


过去多年,南京很多街巷的门头店招都是整齐划一,去年南京推动街巷微更新时开始逐步凸显店招的个性化,小西湖街区便是如此。小西湖街区在微更新建筑规划阶段就已融入商业规划理念,沿街外立面商业形象均统筹规划设计,并依据城市管理条例和街区特点制定门头、店招和外立面标准化管理导则。
汉口路的出新,也没有大修大建,而是结合地形、行道树等既有设施,对景观苗木进行全面整理,其中针对大规格行道树进行修剪、序化,保持其历史文化氛围;对日光照射较好的区域种植蔷薇、月季、风车茉莉等开花植物,打造独特的园林景观,与南大校园交相辉映。
高淳老城内全长339米的学山路,针对人行道破损,将原有人行道进行改造拓宽,并采用新型地砖进行铺排,实现人车分流,配套安装隔离护栏、路灯等。针对这条道路的乱停车乱象,高淳区城管局不断深化街巷停车融合管理,释放小区空间进行彻底解决……

陈海建表示,近年来,我市在推动街巷整治时更加注重运用微更新的整治模式,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靶向式、手术式整治中,下足“绣花”功夫,最大限度提升街巷环境品质。


03常态长效、融合管理

“精细化”让焕新街巷“常新”


精品街巷的打造不仅在重“建”更要重“管”,形成街巷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是关键。
陈海建介绍,今年我市推动背街小巷整治时更加注重常态长效的融合式管理,创新健全背街小巷管理的制度机制,一方面,通过签订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街巷管理自治联盟、实施“绿黄红”分级管理,引导商户居民发挥主人翁意识,进行自治式管理。另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街区街巷引进专业化管理机构,通过明确管理职能、建立管理制度,与街道共同实施常态长效精细化管理,多位一体、共同营造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的街巷环境。
地处六合主城核心的双客路,两侧有大量沿街店铺、大型商超以及住宅小区。该区以这条街为试点,开启了探索全民参与城市治理之路。道路整治中,以拉进群众距离、提供便民服务、发动全员参与为出发点,以“绣花精神”为指导,设置了城市治理工作联络站,主要用于群众建言献策、疑难杂症受理、城管业务办理、政策法规宣传,从而让城市治理走近群众,让群众参与城市治理。
江宁区碧浔路、萃文路、通湖路、登云路等今年完成整治后,城管执法队员随即实行了背街小巷“门前三包”的专项执法,规范了停车秩序和卫生死角。


2022年度建成的精品街巷、美丽街区

玄武区:梅园新村路、碑亭巷南段
秦淮区:膺福街、大四福巷、小西湖街区
建邺区:南湖东路、定康街和里街区
鼓楼区:永宁街、汉口路
栖霞区:门坡街、栖霞老街(南段)
雨花台区:民智路、民和路
江北新区:平阳三路、平阳路、小狮王街
江宁区:同心街、平泰街
浦口区:康平南路、二条巷
六合区:双客路、龙棠路
溧水区:通济街、永寿坊
高淳区:通贤街、学山路

【短评】小街巷,大民生
一巷一策、一户一案、微更新、靶向式……这些几年前听起来很新鲜的词语,现在已经成了南京推进街巷整治的指导思路。这种改变并不剧烈,也不突兀,却有着坚定方向,在日积月累中显示出勃勃生机。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背街小巷虽然“背”而“小”,却是普通百姓生活的空间场所,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活的宜居性、舒适性、便捷性,关系到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以此为标准,最能体现一座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地方,不在通衢大道、地标商圈,而在于街角巷尾、市井生活。以绣花般的精心、细心和巧心,把城市治理的成果落实到每一条背街小巷,才能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背街小巷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永远都是进行时。2018年发布的《南京市街道设计导则》中,对街道的定义是:“街道不仅是城市最基本的交通服务设施,同时也是城市公共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城市历史、文化的空间载体之一。”这意味着背街小巷的治理重点,已经不再是脏乱差、违建多、路难行;而是有了更高更多元的要求,如城市肌理、空间功能、公共服务、人文价值、艺术审美等等。从小西湖、汉口路、南湖东路、梅园新村路到高淳老街,这些街巷的更新改造,在为市民提供福祉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城市更新的更多可能性,为全省全国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小街巷,大民生。为每一条小巷注入内容和活力,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城市的繁华和便利,是城市治理的应有之义,也是城市治理的不懈追求。

来源:南京市城管局

(*本文内容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城管议事园,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私信后台,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