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新闻热线: 025 8620 3351
行业之星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之星
会员动态 | 全国第一!易联瑞智苏滁高新区“垃圾分类+碳中和”产业园案例,参选夺冠!
发布时间:2023-11-01




近期,由中国环卫科技网主办的“2023年度垃圾分类案例汇编评选活动”正式落下帷幕。

今年的全国环境卫生行业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全国踊跃报名,共有212个地区的环卫案例参加征集,达到了参与地区数的新高。评选分为六大项:环卫服务、固废处置、环卫装备、垃圾分类、智慧环卫、公厕建设管理及粪污治理。

经行业公示、抽选全国环卫行业专家评审打分等流程,经过三轮的综合评选,由易联瑞智运营的《中新苏滁高新区 —— 全国首个“垃圾分类+碳中和”产业园》脱颖而出,获得本次评选垃圾分类类别的全国第一名。

项目名称:垃圾分类+碳中和产业园
实施地点:安徽省滁州市中新苏滁高新区
【基本情况】
 为切实推动“垃圾分类+碳中和”,引导居民形成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中新苏滁高新区携手江苏易联瑞智,以“低碳苏滁,绿色苏滁”为口号,通过精准分类、定时定点投放、专人监督、智慧化监管等方式,由点到面打造智能化城市垃圾分类新模式。2023年初,中新苏滁高新区智能垃圾房已全部建成并转入运营,完成率为100%,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内容。
 “低碳苏滁,绿色苏滁”主题宣传活动
在此基础上,为打造全国首个“垃圾分类+碳中和”产业园,中新苏滁高新区携手江苏易联瑞智专家团队,根据近期出台的再生资源回收碳排放量计算的相关标准,在垃圾分类“投、收、运、处”全链条一体化的基础上,还在国内率先上线了“垃圾分类+碳中和”体验馆、“垃圾分类+碳中和”智能语音播报和“垃圾分类+碳中和”监管大屏,在垃圾投放的时候实时测算并语音播报每件投递的垃圾的种类、重量、节约的标准煤重量、回收后产生的碳减排,并统计到数据大屏,将中新苏滁高新区“垃圾分类+碳中和”工作做细做实。同时,江苏易联瑞智还开展了大量的“垃圾分类+碳中和”主题宣传活动,辖区内的居民、物业等也纷纷响应、积极参与,形成了全民垃圾分类的良好社会氛围。在中新苏滁高新区的全力支持下,江苏易联瑞智将全力以赴,让全国首个“垃圾分类+碳中和”产业园实至名归。

【技术/案例特点】
♦ 垃圾分类“投、收、运、处”全链条一体化
易联瑞智依托垃圾分类全链条一体化,精准解决了“谁运的”、“从哪来”、“哪中转”、“哪处理”四大难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对垃圾分类全过程实行精准管控,对垃圾分类的数据反馈提供真实依据。推动了垃圾分类提质增效,为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提供了即时、准确、真实、有效的数据,协助政府更好的完成任务考核,为政府立法和执法提供依据。
在前端投收环节,中新苏滁高新区智能垃圾房已全部建成并转入运营,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内容。江苏易联瑞智凭借技术先进、设计多样的智能垃圾房、智能垃圾亭及再生资源回收设备重塑垃圾分类收集模式,提供多样的宣导运营方案,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除了统计数据统计和行为监管外,还将数据实时分析、提炼等功能做到更好,让主管单位实现简单化、智能化监管,为探索居民用户按量收费创造可能。

垃圾分类智能投放设备
针对四分类智能清运,易联瑞智率先打破了业内只能监管行驶路线、无法监管运载情况的通病,颠覆性的实现了提桶称重、全方位实时监管,实现了对“司机、车辆、点位、任务、路线”的全面掌控,解决了车辆工时监管、司机行为监管等行业重难点问题,实现对全品类垃圾“全流程全覆盖”智能监管。

近期,中新苏滁高新区规划了新的厨余垃圾中转站和再生资源分拣中心,结合前端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实现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园林垃圾收运及处理体系的闭环,充分提高资源化利用率,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垃圾分类+碳中和”体验馆
体验馆分为垃圾分类介绍、源头减量宣导、低碳生活和主宣导区4个区域,定期向公众开放,进行“垃圾分类+碳中和”宣导。



宣教馆布局图


♦“垃圾分类+碳中和”智能语音播报、监管大屏
根据最新公布的中再生再生资源团体标准、国家标准GB/T2589-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国际回收局(BureauofInternationalRecycling,BIR)等国际组织的研究结论,中新苏滁高新区和江苏易联瑞智专家团队共同制定了垃圾房的智能语音播报和碳中和监管大屏,投递垃圾后可以根据垃圾种类、重量测算并播报出垃圾类型、投递重量、可节约标准煤重量、减碳量(详见视频演示),让居民第一时间知道投递后的减碳效果,实现所见即所得。在中新苏滁高新区大王街道1楼的办公大厅,还设置了碳中和监管大屏,详细展示了辖区“垃圾分类+碳中和”的具体数据,让来访人员可以实时查看辖区最新的“垃圾分类+碳中和”的进展和成绩。



中新苏滁高新区“垃圾分类+碳中和”监管大屏

【效益分析】碳中和的发展效益
1、生态效益
       全球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中,废物处理占有很高的比重。碳中和带来的直接效益是环境效益,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直接威胁。2020年国际联合国防灾减灾署发布的《2000-2019年灾害造成的人类损失》报告中指出,极端天气成为21世纪主要灾害来源。在2000-2019年间全球共记录了7348起灾害,其中由气候引起的灾害有6681件。实现碳中和,将大幅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并且将有效降低由于温室气体排放所导致的全球变暖问题,减弱全球温度升高阈值以及升温速度,减少因为变暖导致的极端气候变化次数,同时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业、民生和人类健康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和损失。

2、经济效益
       碳中和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资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战略走”。随着各国明确“碳中和”战略规划,此举动定将吸引经济个体与经济主体携带大量资金涌入赛道,届时必将会出现体量巨大的新型商业机会。量变引起质变,产业技术与产业规模必将得到蓬勃迅速的发展,推动国家整体经济朝着低碳、环保方向转型。除了环卫行业从根本上进行转型,发展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外,传统行业也会在现有基础上积极改革来迎接新的局面。企业之间更偏向于合作减排,产业链与供应链高效整合与重构,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清洁化能源构建新的电力系统,实现清洁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保证稳定、安全的能源供应,对国家能源安全起到正向作用。

3、社会效益

       “碳中和”赛道所衍生的“零碳、低碳”产业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涵盖环卫、生产、物流和消费等多个行业,预计到2060年累计可增加约1亿个就业岗位。同时,在各国政策的规划下,社会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发展,居民将会选择更加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因此生态环境也将得到改善,从而减少由于污染带来的人类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人民物质与精神层面都将得到巨大满足。

来源:乐分圈

(*本文内容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乐分圈,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私信后台,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