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城市管理局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仅用20多天时间基本完成市区住建系统执法队伍划转和综合执法队伍组建工作,将南通市城市管理督察支队与南通市城市建设监察支队、规划监察支队、房产监察支队4支队伍合并成立南通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在江苏省设区市中率先实现住建领域“一支队伍管执法”,提前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相关经验做法被江苏省住建厅推荐至住建部作书面交流,并被国内多家媒体广泛报道。自今年4月支队组建以来,紧紧围绕局党组提出的“1+3>4”的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目标,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共办理领导交办、部门移交、群众举报案件660件(其中建设类243件、规划类57件、房管类360件),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04件,处罚金额1359.78万元,特别是房管类擅自变动承重结构案件取得重大突破,截至目前已改正办结180件,远超改革前数年办结量的总和,城市管理效能大幅提高,“1+3>4”的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目标已初步实现。
一、狠抓队伍建设,促进人员快速融合
一方面,主动关心服务,增强划转人员的归属感、使命感。与市财政、人社部门反复沟通,快速妥善解决了执法队伍经费划转、人员工资关系转移、干部信息迁徙等事关划转人员切身利益的问题,全力支持部分划转人员参加公务员初任资格培训考试,考试通过率100%,执法队员全部实现参公管理,切实解决其身份问题。
另一方面,强化内部管理,提升划转人员的凝聚力、战斗力。举行综合执法支队揭牌仪式、集中换装仪式,以处室(大队)月度绩效考核为抓手,从依法行政、队容风纪、学习教育等各方面严格要求,有效激发了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二、健全执法机制,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一是建立执法协作机制。与市建设局、规划局、房管局进行多轮会商研究,联合印发执法协作意见,厘清了监管与执法的职能边界,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分工。
二是建立内部执法机制。对处罚权划转后的内部执法流程进行梳理、统一执法文书,汇总完善自由裁量细则规定,确保案件办理有章可循、有序组织。
三是建立三级案审机制。大队、支队每周定期召开案审会,重大案件提交局案审会,施行层级审核、逐级把关,确保严格依法行政,将每个案件办成“铁案”。
四是建立多层级学习培训机制。每周五组织“充电日”活动,集中学习政策法规;每月召开执法点评会,评析典型案例、突出问题;每年开展全员法制培训,由知名高校名师授课,提升法学理论功底;适时组织执法人员外出学习考察,借鉴先进经验做法为我所用。
三、突出服务优先,打造温馨执法品牌
始终将宣传教育与行政执法有机结合,把“谁执法谁普法”贯穿执法全过程,经常性开展“送法进小区”、“送法到工地”等系列宣传活动,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针对当前住宅装饰装修过程中擅自变动承重结构案件易发多发、处罚难、改正难、邻里矛盾突出的问题,组织开展了“规范装饰装修·共建和谐家园”主题宣教活动,深入市区各住宅小区,向居民住户发放《装饰装修温馨提醒告知书》3000余份,宣传装饰装修法律法规、安全知识、手续办理流程,得到市民群众的交口称赞。12月上旬,根据雨雪冰冻气象预警,第一时间对市区建筑工地开展应对雨雪冰冻专项安全检查,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施工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及时提醒,提出工作建议,现场督促整改,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四、严格依法办案,重拳打击违法行为。
今年,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督查室针对工程建设领域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挂靠等突出问题,对25个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进行了抽查。综合执法支队在收到移交违法线索后,立即抽调执法骨干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通过核查现场管理人员、调阅施工监理日志、比对分析台账资料、制作调查询问笔录等方式快速锁定违法事实,在较短时间内办结案件。于此同时,先后对开发区、海门市和通州湾综合执法机构承办的9起违法转分包案件进行业务指导,协助调查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全市专项执法联席会议通报,综合执法支队办案速度、质量位居全市第一,执法人员的办案能力水平和态度效率受到了市纪委领导的高度赞扬。
南通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四大队 赵曦